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破釡沉舟的瀟灑

最近又一位同事遞辭職信了……

說實的,在獵頭行業打滾多年,已對「人來人往」變得麻木:概因在一個銷售行業裏,大部份人都是自信/自大過人,而任何類型的前線銷售人員也是搶手渴市的……

可是作為公司的一個小頭目,縱使一早已知道這些遊戲規則,每當有人事變動發生在自己團隊身上,怎也會感到困擾的:要是那員工是好的,固然痛失左右手;就算他/她只是普普通通,在爭分奪秒的銷售行業裡要再請人教曉新人熟習環境、「識行識走」也是需時也費神……

「現在請人不太難吧!」「他其實也有不足的地方。再請了下一個可能更好吧!」「換換新血也不俗吧!」「A 走了我才能集中資源捧自己的愛將B 吧!」「這正是顯露自己臨危不亂的領導才能之時!」「這是當頭目人工包埋的。」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我選擇阿Q 地正面地安慰自己,(苦)笑看風雲。

今次辭職的 Sally 是隊中之星,後起之秀;她是那種年青、不知天高地厚、亂衝亂撞,但做事比男人更快、狠、準:雖然偶有撞板闖禍,但我卻正喜歡她的那團略帶瘋狂的火,也甚少多餘的廢話。

有趣的是,Sally 辭職的時候正是她業務最標青(即季度花紅會很「和味」)和快將上位升職之時,所以就算是我這個再麻木悲觀的管理層如何不時有心理準備也「估佢唔到」;問其原因,她說她想趁年輕學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而這確是我公司不能提供的),現有的機會一瞬即逝,難能可貴;又說現在走的話她會失去很多,但現在不作決定的話之後升職加薪時她走的機會成本會更高、走的決心動力也較低。

公司高層們和附近的路人甲、三姑六婆對她「有歪常理」的決定自然不敢苟同,又說她傻,並嘗試軟硬兼施挽留她或在旁問長問短;可是我心知Sally 性格自信又倔强,再加上在公司已有一番作為必心雄,說什麼也不會聽得入耳;所以諷刺地,她請辭理論上我的直接損失是最大的,但我在她辭職過程中交流是最短最快的。

你可以說我政治不正確,但撇除那些團隊的穩定性受損等自身既定利益,我暗地裡是認同她的「歪理」的- 不明白她的只是因為他們貪圖穩定安逸(打工仔有那樣的想法是没有錯的,只是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又或是他們已工作十數載,身居高位,「可變/可塑性」已不大,不理解年青人勇於求變和嘗試的心態罷了- 畢竟年紀越多,你會發現可選擇的東西越少。

Sally 為例,她這種放棄眼前擁有去追求新事物猶如項羽當年的「破釜沉舟」,不讓自己有一刻的猶豫或一分的退路 - 如最後她像項羽般成功了固然會被讚勇於追尋理想,有先見之明;縱使失敗了被眾人笑她現在的決定猶如是事業上的「烏江自刎」又如何?至少那曾是一刹那的悲壯,而年輕也代表她僅走多了一些冤枉路,但卻可隨時「東山再起」吧!

對於Sally 這種瀟灑,我自問已没有這種本錢。也許,不多費無謂的唇舌挽留她可能是我能作的最瀟灑的回應。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辦公室內的危機管理

最近麥當勞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令人再次談到「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的優劣- 其實對一間公司的管理層而言,在辨公室內的人事上每天也會面對大大小小的危機(如下),值得令人心思和細味……

Kelvin是一名年輕、聰明和有勁的大公司企業銷售人員,典型的street smart guy; 短短一年已業績彪炳,把一個本來連他自己的老闆 Mandy 本身也半信半疑的其中一個「雞肋」market 做得有聲有色,公司仕途理應不俗,而Mandy 見狀也改口說那market 有潛力,又說自己領導有方,好不威風

可是最近Kelvin卻充滿怨氣地跑來告訴我們他要揾工跳糟,細問原因,原來他說最近公司老闆 Mandy的行徑令他大感不悦……

在大部份的銷售行業中,當銷售人員的季度或年度營業額過了某個標準(threshold),公司便會派發額外獎金或給予員工什麼Diamond Club Million Dollar Table 等榮耀;而一般而言,銷售人員在成功賣了一件產品或一套solution 後是需要「入數」(Book revenue能作實的……

兩個月前,當Kelvin季尾滿心歡喜地完成業績目標放長假去旅行,並叮囑老闆 Mandy 幫忙跟進其中一宗交易的細節後「入數」讓他得以「抵壘」成功進入上述的 xxxx club / table。誰知 Mandy 不知是貴人事忙還是善忘,居然没有「入數」,令他上季度名利雙失,不能達到另一里程碑(milestone)「響朵」- 在他回來後,Mandy僅簡單地推說自己太忙又放了一兩天假沒有跟進處理,並叫他下季再努力及說這單未 Book in revenue令他下季已有一單進賬「打底」確是不俗啊……

Kelvin 畢竟少年得志又精叻,對老闆 Mandy 没有任何補償或補救行動,空以「語言偽術」去耍走他自然相當不屑,但也無奈把氣吞下。一個月前有一次他的一位大老闆閑談中問起他去季的業績,他也不自覺把事件娓娓道來。大老闆看過來龍去脈後罵了 Mandy 一頓,說她不上心,但也告知Kelvin 一切已事過境遷,不可做些什麼,只叫他有類似事件便通知他。

Mandy 被教訓後第一時間捉Kelvin 入房,並潑婦罵街地嚷著:Kelvin 你是不是第一天上班?你這樣既令我難堪,你也不會得到你想要的。你那麼不成熟,我怎樣捧你呀?」

可幸的是,sales 向來是業績主導,而Mandy 又真的要靠Kelvin 打江山,所以之後Mandy 也没有特別為難他;但令Kelvin 深深不忿的是,他努力工作讓Mandy 攞彩攞威;現在錯不在他,不被撑之餘卻被罵過狗血淋頭。

假設Kelvin 說的是真話,從管理層的角度,我認為從以上個案可窺探到Mandy 在危機處理上的不足:

1. 錯了就要認,打就企定 - 就算不能補救,道歉也應該誠懇真摰些,什麼「下季度再努力」「來不及Book revenue對下一季也不是一件壞事」這般「語言偽術」則可完全省卻(尤其當你的下屬也是一個醒目的sales

2. 自己犯了錯,連累了下屬,如她有真心盡力補救向上層反映討論plan B 而非草草了事遮遮掩掩,既可向下屬交代盡了人事,又可向高層「報定案」,之後的「驚動大老闆」和「潑婦罵街」的情節也不會發生。

3. Mandy 被高層教訓後,多麼的不悦也好,第一時間再怪罪於下屬代表著她永遠只是想著自己而非下屬的利益 大忌也。真誠地再道歉表示同情並私下再給予些小恩小惠將事件淡化方為上策。


當然Kelvin 始終不是半澤直樹,他沒有即場拍枱咬牙切齒地還擊,但他和 Mandy 心中的那條刺也令我覺得他要麽就抽身遠去轉工,不然的話上述的故事也應和神劇「半澤直樹」一樣 - 有續集 ! 且看何時爆發罷了……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看見「黎明」,看到黎明

最近在娛樂新聞看到「模artJanice Man 決定離開天王黎明的經理人公司他投,令人再次談起久違了的黎明……

「黎明以前唱歌和演戲都不太行,現在當老闆也捧不紅新人,真不明白他為何能紅了這麽久,還上了神枱……」我的一位女同事說著,從她咬牙切齒的肉緊表情,我絕對有理由相信她應是疑似黎明宿敵的「劉華粉絲團」。

說實話,在我們這班「七//九十後」還能認知的「四大天王」中,張學友歌藝最突出,歌神也;郭富城則是舞林王者,後無來者;劉德華也俊朗加勤力,曝光率最高;黎明呢?細想之下,好像甚麼都不是(雖然黎明Fans 必不同意)

可是在職場上,我們也會可到不少「辦公室黎明」:一些看似工作能力、說話技巧、領袖魅力、人際關係等等甚麼都好像是平平無奇的人卻可扶搖直上,身居要職,名利兼收,令人摸不著頭腦……

對此,小弟以自己在獵頭界打滾數載宏觀職場的人事後所得出以下結論為:在職場上爬得最高的往往不一定是團隊中最叻最有料的那位- 認清這命題,「職場黎明」的現象也會來得易於接受。再者「際遇」固然是人們常掛在口邊用來形容一個人在仕途上行運的字眼,可是大家也很容易基於嫉妒心而忽略了發掘或用心細味「職場黎明」們的一些不顯眼但人無他有的「上位」個人特質。

以黎明本身在娛樂圈的仕途和定位為例,他的優勝之處可能就是其斯文、帶點傻氣但又看似甚有個人處世個人哲學的氣質;高大有型得來又未至如吳彦祖和劉德華般天生明星相,但這反予人親切感和安全感,没有多大的殺傷力(尤以女性)。「職場黎明」也如是觀:他們上位或是他們懂得大智若愚懂籠絡人心,或是不起眼但「好打得」,又或是識事務不會功高蓋主等等…… 他們應該是有著很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存在價值,只是不是人人看得見(或他們無必要讓所有人看得見罷了)。

當然就算我退一萬步推翻所有上述自己所說的,並假設我的女同事所說黎明真的是一無事處但卻行運行到上神枱是對的,那本身也不失為一個富啓發性的勵志故事吧:至少他令我們看到就算一個人和别人比較如何(相對地)平凡或平庸也好,只要不放棄和相信自己,你也是有成功上神枱的機會啊!


看見「黎明」,我們是可看到黎明時的曙光的 !(小弟也要「金句王」上身向黎明致敬一番…… 共勉之!)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老闆們的「職場女神」

「這個Peter 經驗好,但和我無火花;那個Paul 頗聰明,但相關經驗太少;而Mary 各方面則比較像樣,但總是欠什麼…… 」我的客户 Markus 說著。

…… 好!那我再幫你物色一下吧!」作為一個專業的「獵頭男」,小弟如常禮貌地在電話應對著,但放下電話後則一臉無奈,體內的中英文粗口基因也差點爆了出來……

Markus 是一家大公司的management trainee 出身,自然頭帶光環,再加上能言善道,在短短的日子已晉升管理層,而我由上年開始也「有幸」被委派去替他物色人才。起初小弟滿心歡喜,以為替這種職場新貴請人總比服侍那些「老雀」容易服侍;誰知,接下來發現他可能正是新官上場,未受管理實戰的洗禮,以致他揀卒時往往過於理想化,比「宅男食家」揀「女神」更仔細和講究。縱使小弟已不斷潛而默化、不厭其煩地對他進行「期望管理」( expectation management),但Markus 可能少年得志,主見甚強,異常堅持地要打造自己心目中的 Dream Team, 彷彿非找到他心目中的「職場女神」誓不罷休!

卒之,三個月又三個月,三個月又三個月…… 一年都「嚟緊頭」了, 原定要請的兩個位仍然懸空,曰常工作只有他和兩位下屬硬撑,晚晚OT, 盛傳那兩位手下也就快頂不住而蠢蠢欲動想跳船,最後害苦了Markus自己天天苦撑著「一個打十個」……

在我的角度看來,人總是主觀的,管理層人士總會在揀卒上有自己的喜歡的類型/班底,君不見電影界中杜琪峯總愛用劉青雲、林雪;而王家衛則喜歡梁朝偉、張震吧!可是管理人士有時又是否真的有必要執著於尋找自己心目中的「職場女神」方肯罷休嗎?(這裡泛指男女求職者)

你可以說我作為獵頭族,有既定立場和利益,會以close deal 為最终目的,但事實上他們有時總需根據現實的狀況而作出心理上的調整。以Markus 上述的狀況為例,團隊原有五人,現有兩個空缺- 在團隊工作量也不輕的情況下,我會認為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先作一些妥協,選擇一個合理但未必完美的人選先「救火」方為王道吧!

最近當我和一些資深的管理層在聘請方面進行交流時,他們很多都同意在數小時的面試,往往只能夠看到Candidate 的五六成,因人力市場確實充斥著太多「面試演員」及「撲克臉」(Poker Face;也就是說任憑他們如何左揀右揀,挑選心目中職場上的完美女神「Kay BB」,亦難保最後她原來是一個「肯雅徐」!

即使眾裡尋她後那candidate 真的「貨真價實」,在香港這機會處處的功利市場,稍不留神她短時間又跳糟以致還原請人基本步的例子比比皆是呢!相反有時他們挑選了一個尚可但未必是最理想的candidate, 反而會有正面驚喜(當然這和他們本來的期望相對下調以至落差較少也有關)

再者,有時揀卒既得看緣份,揀到心水固然好,揀不到首選時也未必需要太執著 - 概因「塞翁失馬」的情況屢見不鮮:比如當年大導演吳宇森拍攝經典電影「英雄本色」時,據說鄭浩南是吳非要不可的Mark 哥首選(無錯,鄭就是下那個大部分的電影皆是當古惑仔冷血奸角的大隻佬配角),只是最後因檔期問題才半推半就由那時的「票房毒藥」周潤發頂上,繼而才造就了我們今天的「發哥」傳奇。

當中的啓示為:作為一個管理人員,有時拋開自己主觀的預設框架,保持開放的眼光去給予人才一個機會是必要的-因一個人的潛能往往是難以預計的……


真的希望 Markus 的公司裏有一些資深的「老雀」能對Markus 分析當中的利弊,甚至對他在選人時「揀飲擇食」加以當頭棒喝,不然的話他只會把自己打進請人的「無間」深淵,引致上述團隊上的惡性循環,甚至會因自己的管理層仕途出師不利,影響往後個人的事業發展,也害苦了我這侍侯他請人的「獵頭男」不能早些「收爐」呢!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