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愛將論

有時看一些傳媒專訪,記者們總愛問大導演覺得那位/些合作過的演員演技最好,而往往這些演員正是大導們的御用「愛將」。

其實在職場上,作為管理層的,旗下也總有自己的愛將 - 只是大部份人為了以示公正,為免讓人覺得過份偏心,瓜田李下,就算某某在隊中擺明車馬為其首席愛將也好,往往不會宣之於口,或只會較高調說一些已離職或轉職的人是其愛將;可是個人認為,作為一個頭目,有時有意無意讓下屬知道自己在工作上的喜好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他們知道 benchmark 是什麼從而去調整自己;始終在大部份的情況下,下屬是應盡量配合上司的期望而非調轉的。因此傳統職場哲學的所謂「投其所好」看似在所難免;可是有趣的是最近小弟反而從一資深管理層聽到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愛將論」。

Louis 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大頭目,在公司屹立不倒二十年,位高權重;在他旗下猛將如雲,無論是仍在公司或已離開公司的在行頭很多皆能獨當一面,在行內享負成名。由於保險或其他銷售行向來愛定期辦分享會,他自然常被邀作講者;有次被問到如何才能成為老板心中的愛將時,他不諱言:「這是很多即使是資深員工都會感興趣的命題,但對我而言卻意義不大- 因那是很主觀的,以我為例,這麼多年來我固然有自己偏好的愛將;但經驗告訴我,假若我認定你不是我那杯茶的話,你往後做甚麼也很難完全取悦我 - 那就如交友一樣,click 就唔 click”……

他指出,職場上有很多人很刻意努力去千方百計討好老板,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可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會本末倒置,把太多心思放在那裏,忘了做出本身工作成績的重要性。「在過去多年,我也有過不少愛將” - 他們可能是背景、做事手法或想法跟較我相近…… 也或許他們真的是有技巧地懂得討我歡心;就算我有多想顯示自己大公無私,下意識或也會給他們多一些機會發揮,但那並不代表他們所有都能把握機會上位;當中黯然離去或只懂消極埋怨的也不乏人。」

他解釋,很多時作為一個思維正路的管理層(當然他也笑說真的不是所有管理人員都是 "make sense" 的),會有很多現實和大局的考慮,很難單純地以自己喜惡行事。「尤以我們保險這類成績透明度高又易量化的行業,要捧一個人也要他們本身有一定成績支持方能名正言順、出師有名,否則難以服眾。」他說道。「相反,要是一個人真的交到功課、有價值,再麻煩或我再不喜歡也好,多麼不情願我也得論功行賞;因我看重的是自己團隊的整體利益和有效運作。」

因此,Louis 在那次分享會中寄語那些尤其是年資淺的員工(俗稱 troop level)不必化簡為繁,過份猜度「主子」心意去討好走捷徑(再者,不是每一個「主子」也是那麼容易被人估得到的),只須還原基本步先幹一番成績「打底有數講」才更穩陣;不然的話,任憑你老闆真的多愛你這「愛將」也好,最終很多時他也只能愛莫能助地「割愛」收場。


畢竟,在職場要有得撈、升官發財和選特首有「愛國愛港」的門檻不同,只要你還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和只要不要太乞老板憎得令他要 “take it personal ”玩謝你不可的話,即使不是「愛將」也好,總會「衰極有個譜」。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職場真普選?

在大公司工作,被上司欺壓可說是生活的一部份;當然反過來說,作為下屬的,看著高層們在上明爭暗鬥和權力上的角力也不實為一種免費娛樂,彷彿電視劇或電影般提供著不少茶餘飯後的話題。

最近在一場合碰見幾位在同一間誇國保險公司不同部門的中層成員在談得眉飛色舞,口沫橫飛,猶如「維園阿伯」,基於小弟求知慾特強的職業病作祟,一於上前搭訕去加入「城市論壇」。細聽之下,方知他們原來在討論著最近公司在選秀當中懸空已久的亞太區總裁一職。

話說 Cortney Shawn 分别是主管香港和新加坡兩大主要市場的阿頭,在公司已接近十年,皆為亞太區總裁侯選人大熱。他們笑說Cortney Shawn 分別好比杜琪峰電影《黑社會》的樂少(任達華演)和大D(梁家輝演)- 一個深沉內歛、一個則霸氣外露 - 兩人千方百計去當揸Fit 人,誓奪「龍頭棍」。

「那支龍頭棍不外是 Courtney Shawn 之爭。你看公司年半前故意將兩人職位互換,擺明就是要他們可正面公平競爭,不能賴市場環境不同;誰在兩地過去三年總結的成績表較亮麗就誰上位!」

「論成績,兩人暫時應是叮噹馬頭;但論民心所向,似乎Courtney 較優勝啦!他為人公正、專業有魅力,又聰明有高層風範,基本上跟他的人都服他,無人說過他壞話的!相反 Shawn 做人太假,做事下決定又朝秦暮楚,令人難以適從……」員工 B 很明顯是Courtney 的粉絲,說是面紅耳赤很激動。

「有民望又如何?老板是民選的嗎?Shawn 是那種典型人未到聲先到,大大件夠霸道又懂造政治 Show,能量爆燈又夠滑頭;只要他不要鋒芒太露,功高蓋主,美國總部那些大佬、叔父輩對他應該印象較深刻…… 畢竟 Courtney 較低調,有些蝕底的!」員工 C 資歷較深,一副看透世情似的……

據知,類似的「討論區」在他們的公司過去一年綿綿不斷,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有人開盤打賭誰會登上這「亞太之最」,或最後會否把空缺一開二平分春色,又或殺出一個程咬金空降一人等…… 雖然大家的口吻都像女生在揀古天樂或吳彥祖當男友般說過不亦樂乎,但民心所向皆認為Courtney 略勝一籌。

幾個月後,最後結果:深沉內歛的「樂少」Courtney 未能如電影般「登基」,反之「霸氣外露」的「大DShawn 則手執亞太區「龍頭棍」,而大家也在吃花生等睇戲看後事如何,兩人會如何看不順大家而大鬥法。

從上述辦公室廝殺,可有以下見解:
1.      所謂「民心取向」在辦公室基本上是不中用的:概因職場人人偏向如履薄冰,說話政治正確,怕得失高層;真心話只會在午飯飲酒時才會和同輩們討論;主宰浮沉的「阿爺」(或公司上層「有 say」 的叔父輩們)就算想也根本很難準確地掌握「民情」,因而間接形成職場上總有一班對上善於包裝、對下則不理死活的「屎忽鬼」。

2.      有些人總愛問為何自己的事業總較人走得慢,實情是:就算兩個能力可能一樣的人,往往情況彷如排隊搭小巴但座位得一個般 - 爭赢的一方就上車去下一站目的地,履歷中多了一個check-box,或多了一塊較高的踏腳石參加更高組別「聯賽」(league game);但輸了的一方如上述的Courtney 則可能要呆等「下一班小巴」的來臨:「小巴」幾時會來- 可長可短,無人知曉;還未計那時會不會有另一個 Shawn 和他爭「上車」!「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哀是真的可以一來一回在職場上拖慢一個人的事業進程至少數載。

3.      雖云一樣米養百樣人,但不得不承認某些性格在職場上普遍是較吃香的: Shawn 那種外向高調(但未必是最有料)的性格尤其在保險銷售等這類「吹水」行業一定是較刹食的;縱然有人會不屑這種膚淺,但這本來可能也是一種辦公室的生存本領。當然所謂三歲定八十,性格可以微調,但未必可以大改;就算可以,為了職業扭曲自己性格是否值得亦屬見仁見智(亦可能取決於可見回報有多大)。再者,世事無絕對,君不見在娛樂圈酒色財氣的花花世界中,梁朝偉、劉青雲這種低調、怕醜怕應酬的性格也無礙他們捧上事業頂峰吧?

因此楚漢相爭,表面勝出的是劉邦,可是扣人心弦和令人懾服的卻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同樣地,職場固然没有真普選,可是上述 Coutney 要是真的那麼得人心的話,那他也肯定不會是一個輸家 - 因為他遇到下一個知音人的或然率亦定必較高。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男人與事業

最近王祖藍在台慶上演一幕求婚真人騷,姑勿論是否真的做騷,至少這醜怪小矮人配美麗高公主的童話故事對於一般平凡宅男們而言是令人鼓舞的……

之後,王祖藍在一大學演講場合分享了和李亞男離離合合的心路歷程,內容大意為︰王早在多年前已在教會認識李並相戀,但礙於李為家中的掌上明珠,而王卻其貌不揚,又只是兒童節目主持,引致李母反對;在李自己也不太肯定的情況下,最終兩人分手收場……

後來王說自己為此受到嚴重打擊,無奈只能寄情工作。幾年後,王開始在影視方面嶄露頭角,勢如破竹;有一次王碰巧和李一起隨教會到外國傳道期間,發現自己仍深愛她,決定再次追求李,最終赢得美人歸。

看過這篇報導,朋友A(男士)慨嘆著︰「假如王祖藍再次示愛時還是一寂寂無名的兒童節目主持,李亞男又何會真的被他的真誠打動而接受他嗎? I don’t think so 囉!這女人真現實!」他激動得不禁 Tree Gun 上身。

對此,朋友B(女士)只淡淡的說:「那又如何?男人有事業即代理有才華和安全感;女人看男人向來都是整體性的一個overall package 啊!」

無論朋友A B 的觀點誰是誰非,也足見事業對男人的重要性(尤其當那男人既不是王力宏般英偉,而老豆又不是李嘉誠時)-- 以王祖藍為例,雖然他仍是惹部份宅男嫉忌的公敵,但至少他因現在事業得意而不至令人們覺得他是在癩蛤蟆吃天鵝肉;相反人們較多偏向陰謀論地認為李亞男是貪圖王的名氣而和他一起,至少李的事業和知名度也真的因而三級跳。

因此日後當女人們在埋怨男人只顧工作而忽略她們時,不妨退一步想一想︰男人在事業上選擇如斯拼搏有時可能正正是為了她們 -- 那可以是真的為了藉此奪得她們芳心,滿足她們基本物質上的需要;也可以是為了滿足她們一點點的虛榮心,或是為了減輕她們身邊所受的輿論壓力等等……


當然在男人自身而言,在經過一番苦工後真的成功了而一吐烏氣時,那一刻肯定是既爽又帥的,亦足以令一個如王祖藍一樣的小矮人今後在李亞男和他的外母面前也總會好像高了兩吋似的。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除褲放屁說屁香

最近在報章看到一有趣報道: 「樓神」趙國雄為了落力宣傳大浦嵐山的新樓盤,不惜和肥Bob 等兩DJ 「瞓身」落力宣傳單位的舒適和寬敞,上演一幕「窗台按摩」(見圖)……

首先,不得不佩服「趙樓神」的敬業樂業 - 每當有樓盤開售時,已是高層的他定必身先士卒,落力演出:「扮嘢」、「騎呢」、「攪笑」應有盡有,絕對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最專業體現!

可是,那「窗台按摩」之構圖最吊跪的地方在於當他身處在那單位細得被譽為「豪華劏房」時,卻選擇在那大得離譜的窗台「做騷」,完全突顯了樓宇設計的荒謬,極其諷刺,表面是在 sell 樓,但事實猶如狠狠的在高呼自己就算是在揾買家笨賺到盡又如何,簡直是在買家傷口身上灑鹽。

當然你可說這是市場供求,買家願者上釣,予人無猶;但實際上,大部份買家豈不知「豪華劏房」配「超大窗台」之夢幻組合,只是他們往往進退兩難:基於樓價仍屬瘋狂,租盤奇貨可居- 要麼便每年捱加租或被迫遷,要麼便買下 lump sum 較少的「豪華劏房」至少可安枕無休一勞永逸吧。

因此發展商們陸續看準這時機推出「豪華劏房」雖然可謂「屈機」,但在商言商實是無可厚非,亦間接令一些賺錢能力較低的人能先「上車」(但那絕不能稱得上是什麼地產商的善舉 - 因那些單位的尺價一般較高)。

只是當人們將要住在「豪華劏房」動彈不得,但屋內的窗台卻總要弄得大到如此不合比例之際,「趙樓神」還要唯恐天下人不知的大肆高調宣傳「賣花賺花香」,是攞景還是贈興呢?那彷如有人要放屁,身邊的人註定「硬食」- 但那放屁的人有必要先除褲後放屁後還要高呼自己的屁很香吧?


所謂 Less is more,請不要當人傻!其實做人如是,工作如是 - 攞完人著數抽完人水的一方只要感恩的閉閉嘴又有多難呢?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離開香港救了我」?

最近一英籍i-banker 因在家謀殺了兩印尼籍女士引起全球嘩然,引致另一曾在港工作的英籍人士致函 CNN 細訴自己住在香港時誘惑甚多,令他墜落;又稱「離開香港救了我」,疑似為該殺人的i-banker 開脱……

首先,就算我退一萬承認香港猶如他所言般的「罪惡城」,可是英式教育向來側重獨立思考,但那撰文的英籍人士貴為專業人士,自制能力卻低過「小學雞」,令人更嘩然;再者平心而論,與其他把自己的沉淪歸咎於香港的環境,倒不如說是他(們)來港後心態之改變形成的心魔累事吧。

以自身的經歷而言,本人認為有為數不少的老外來華工作時往往潛意識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東來是等於掘金和當做土皇帝的。猶記得有一次在公司活動後,和一眾同事包括幾個年青「老外」想到一家餐廳用餐; 其中一外籍同事大吵大嚷質問接待處為何訂了枱但沒有紀錄,理直氣壯的質問他們為何如此疏忽,如何解決;最後那餐廳只表示遺憾,但因排隊的人數眾多,只能按紀錄辦事。

事後,有人好奇的說那餐廳的聲譽不俗,理應不會犯如斯低級錯誤;誰知,那外籍同事卻得戚的笑說:「哈,那是我來港後喜用來""人的技倆。」他稱原來之前有數次在沒有訂枱的情況下用了相同方法,並說那些餐廳的人因英文水平一般,又怯於他說話時那自信過人的「撲克臉」(Poker Face),最後屈服。「那可算是我懂善用去外國面孔吧!」看見他那洋洋得意的樣子,我心想雖然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但暗地裡也為那餐廳不「受昆」並堅守原則而高興;不然的話,他將會變本加厲,覺得自己這樣做真的很聰明。

又一次,在酒吧 Happy Friday Drink 的中段,因小弟要到一旁覆一些重要電郵,無意中聽到鄰桌幾個半醉老外在高談闊論著,口水花四濺- 一聽之下,原來他們各自炫耀在港「速食」港女的戰績:從自己在香港如何受港女歡迎,到她們如何「送上門」,或自己「溝女」時之所向披靡及同時「一腳踏x 船」等」戰績」皆描述得鉅細無遺;當然我相信他們說的內容不乏「水份」,可是令我驚訝的是幾位縱使談吐舉止表現得像典型外籍紳士(雖則他們的外觀其實真的是不敢恭維),但卻「嘴賤」得很,那副稱霸稱王的嘴臉也傲慢得很。

當然有很多我認識的在港外國人也是很謙卑和懂得尊重人的(至少表面是),因此上述的人士理應是佔少數。可是說實話,從社會人力資源角度分析,香港在幾十年前經濟剛起步,本地人才欠奉,已發展國家的外籍專才來港可能真的是天之驕子 - 但這優勢隨著本地人才庫已完全成熟而所剩無幾; 只是他們這種過江來當「山寨王」意識在這一兩代中仍然強橫,再加上香港某些人普遍崇洋思想仍然存在以致他們在港往往得到一些無形有形的優待,形成他們不自覺產生可「打橫行」的幻覺,心想自己可在這裡要風得風,繼而放膽做出一些可能平時在他們本土不會做的事(如吸毒等惡習)罷了。

可是那致函CNN的「純情英籍男」要是硬把自己或羣组的心魔歸咎於香港的環境未免是以偏蓋全甚至是過份渲染抹黑- 首先,君不見得其他發達城市没有吸毒、嫖妓等問題;再者,香港文化價值觀向來較西方國家傳統保守,而這些惡習在港也是違法行為 - 說香港環境比其他城市較易令人墮落的論調確欠說服力及不公平。


因此,在這裡我應先恭喜那「純情英籍男」最終如願離開了香港;可是我實不見得他回鄉或去別的城市又如何可以救了他本身的心術不正…… 如周星馳在電影所言,他理應回火星- 畢竟,地球很危險的!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伯樂大師

荷蘭足球領隊雲高爾在歐洲球壇成名已久,但不得不承認,小弟有眼不識泰山,直至最近世界杯和他登陸英超後才多加留意這位「戰術大師」的一舉一動和之前的豐功偉績,尤其是他和另一名帥摩連奴亦師亦友又亦敵的關係,很是有趣。

傳媒喜稱摩連奴為「寸王」,但雲高爾不論在順境或逆境表現出的那種冷酷傲骨實屬有過之而無不及 - 以下是一些近期的「雲氏語錄」:

「兩星期前我還是曼聯的皇帝,今天卻突然變了曼聯魔鬼…… 那是在足球世界裡的傳媒經常發生的事。」

「曼聯不是因為我是好人而請我的…… 當然我是一個好人,但他們請我是因為我的管理哲學……

「我不是來曼聯被炒的,但我需要時間去建立球隊,因我正是在引入另一套哲學……

那些全是雲高爾在曼聯季前熱身賽不敗但揭幕戰爆冷輸波後被傳媒大肆抨擊後說的;你可以說他「死撐」,但他對答的內容/技巧和自信就算是對一般職場的管理人才也有著一番玩味和啓發性的。

雖然人們總說摩連奴師承已故英國名宿波比笠臣,但他的言行實質上更充滿著雲高爾的影子。當你看見近期「臭寸」得喜歡未完場便離場的摩連奴在之前曼車大戰的前後主動彬彬有禮的到雲高爾面前輕輕示好,那份男性間師徒之情、君子之交盡在不言中- 亦引證了那些越愛裝酷的男人往往可能是越長情的。

歸根究柢,雲高爾必是對摩連奴有恩的- 他基本上真的是給予摩帥機會去第一次於某些比賽中完全自己「揸旗」去執教球隊,並甘願於那些比賽中當他的副手 - 別忘記那時那隊是球星滿佈的巴塞隆拿;又在摩的事業上出謀獻策(如教他向其它挖角的球會明言: 「我只會跳槽加盟當球會主帥;當副手的話我寧留在巴塞。」)

除了摩連奴以外,雲高爾喜提拔新人球員確是其一貫的管理哲學 - 因雲認為他們會珍惜機會和沒有包袱去執行他的理念: 招積的他固然對日後真的成功上位的球星如數家珍,成為他可掛在口邊「兇人」的點石成金track record ; 但相信起初重用他們時背後也著不少壓力和失敗的風險- 畢竟他執教的大都是不容有失的大球會。


當然,這世界懂「馬後炮」和錦上添花的人多,而「睇死人」和輕易把人才的潛能規限著的人更多;能愛才並勇於破格冒險有膽色去踏出第一步去琢磨新人也許是雲高爾這「伯樂大師」在執教事業上的一大賣點 - 而他的管理魅力或許正來自他富爭議性的行徑帶著一點點瘋狂和十萬分執著。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與魔同行

Gary 是一家跨國企業的銷售部經理,因最近公司改組而轉了直屬老闆,名叫Sally;起初Gary 甚為興奮,概因Gary 之前的老板為人較納悶低調,屬實幹學者派;而新老板Sally 則是公司內出名正能量爆燈,十分健談又開明作風西化的高調人物,儼如再世沈肥肥般的「開心果」 。對於從外國回流、年輕上位中的Gary, Sally 無疑看似更「啱Key,令他非常期待他口中的Dream Boss,覺得團隊會有另一番新景象……

一年後在某場合碰到Gary,問起他的 “Dream Boss” Sally時,他猶豫了一會……「毫無疑問Sally很懂辦公室政治遊戲,對上對下面面俱圓,也懂自我宣傳,人未到聲先到,更深諳那些 Management MBA Language 適當地Startegy Initiatives 後,十分多綽頭,跟著她只是從旁觀摩已大開眼界」可是Gary 接著卻說自己不知是否最近和 Sally 多了接觸,覺得她和之前所想像的有頗大偏差: 表面笑口常開和健談但暗地說話可以刻薄得令人抽涼氣;懂看風駛里領功之餘有時也卸膊說話不認賬;說話大聲之餘有時又思路混亂前後矛盾,「隨口噏當秘笈」……

更甚者,Sally 為人極度主觀,接手團隊後她看不順某「眼中釘」便不斷在踩他抹黑他,那「眼中釘」說什麼幹什麼Sally 也看不順,並正密謀放棄和迫走他。「最令我覺得恐怖的是,Sally 背著他會說他是無希望是白痴,對著他卻可狀甚老友,令他覺得自己很得寵…… 唉,Sally 的虛偽真是令他死了也不知什麼一回事”……」可幸的是,Gary 畢竟是公司重點栽培的新星,令他和Sally 的關係尚可,只是Gary 說時難掩對Dream Boss 失望之情,我也感受到他那份「伴君如伴虎」的恐懼,不知 Sally 真實如何看他及之後會如何對他……

從上述Gary 的經歷,我們所得到的啓發甚多:

1. 西方有一名句為"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eyes" - 在職場甚至人生路上也好,很多人會像Sally 一樣「看似有情最絕情」;相反有時某些人則「看似無情卻有情」。在判斷前用多一些時間去感受和觀察方為上策

2. 有些尤其是入世未深的小伙子總愛封某某老板為偶像,又會說自己和某老板很老友很熟,或會為他仆心仆命等。要是這些為說出口的「擦鞋技倆」或有目的之「口術」,那還可接受;要是真心的,那請三思或準備會失望或受傷害 - 概因老板們盤算著什麼,當你是什麼,怎樣看你,你永遠無辦法知道,過份猜度也只是自擾; 再者,當距離拉近看得清楚時,再多看似完美的老板也只會令人失望。

3. 在職場上,利益掛帥,人物關係往往日新月異,此一時彼一時;所謂的「忠心」和「感情」應是有限度的- 要忠心,理應只忠於自己;談感情,回家才跟你老公/老婆談吧!

4. 不要拘泥老板或同事是天使或魔鬼- 以上述Gary 為例,縱使 Sally 是魔鬼又如何 ?只要懂得保護自己凡事有兩手準備便可- 要是 Sally 還表面重用Gary, 足證其價值: 懂得互利共生,同樣地在她身上學最多的東西和拿最大的「著數」才是王道。畢竟,世途險惡,和魔鬼打交道有時是在所難免- 又或者,在其他同事眼中,Gary 也可能是另一隻小魔鬼吧。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抽水風雲

「請大家和我一起恭喜Kelly 替我們公司臝了一單大deal 啊!身為她的阿哥,我感到非常驕傲和感動啊!你知道嗎,在她那麼難的market 是殊不容易的……」事源一主管Samuel 大鑼大鼓對公司上下吹捧著手下Kelly 的偉績說到天上有地下無的同時,不忙明示暗示自己教導和鞭策有方……

雖然有人覺得 Samuel 的高調行為未免略為浮誇,可是我又覺得「下屬立功,上司攞彩」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分別在於有些上司總愛什麼好人好事也要算到自己頭上,彷如「今天天氣很好」也要說成自己的功勞……

當然在辦公室的層面上,基於人人都想証明自己的價值繼而往上爬,這種「抽水」也是無可避免- 只是上述Samuel 矛盾的地方在於他轉軚和變臉之快!

話說當他在一年前接手團隊時,經常向人吐苦水,對初出茅廬、白紙一張的 Kelly 大肆評擊:「不知誰請她的?這件物體完全不行!她一定没有希望的!只懂像牛般勤力但無成果即是無用!我真的不知如何也不想帶她!早走早著吧!」往後,Samuel 亦對Kelly 冷言冷語,投閒置散,每當Kelly 有過失也總會完全置身事外賴他的上一手甚至暗地裡賴他自己老闆沒有為他清除前朝餘孽就請他……

可是不知Kelly 是好運還是自己開竅,忽然如有神助,業績大躍進,令人另眼相看;而Samuel 也由之前事不關己的路人甲變成事事關心對Kelly 事事關心又客客氣氣氣,再引發今天的「終極抽水」…… 看著Samuel 由之前「睇死她」到今天厚顏地向她「抽水」,相信Kelly 必百般滋味,但至少她也一吐烏氣。

某程度上,「抽水」和「擦鞋」可謂職場上的孖生兄弟: 人們口中總愛說没有做過或不屑做,但事實呢?相信只能撫心自問吧!不得不承認這對「孖生兄弟」往往能帶來事業上的甜頭,但正所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職場上總會有些人在作出一定妥協的同時也寧可跟隨或堅持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和看法- 縱使最後或走多了一些冤枉路,但至少走得心安理得。

以上述例子而言,相信不少人如代入Samuel 角色只會選擇暗地裡慨嘆自己之前看錯了 Kelly 或不應把話說得太盡- 還敢有顏面高調地如Samuel 般走出來「抽水」的相信只有某些愛把「成功爭取xxx」掛在口邊的議員(或某在人家佔中後才走出來宣佈估中開始的教授)方能做到。


再者,就算退一步你真的要如浮士德般要和魔鬼簽契約(Faustian Bargain),捨棄自己的一些價值或看法去做如「抽水」等行為去嘗試換取自己的一些利益時,畢竟也可以做得高明一些(俗稱「靚抽」);就正如有六個人在大街大打一個人般 - 想人不知你在做什麼?很難。做,也不要做得那麼明顯 -「樣衰」吧!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你我他的Stereotype

電影 Harry Porter 系列女星Emma Watson 幾星期前發表了一篇女權宣言的演說,世人擊節讃賞……

當然,Emma 樣貌討好,有名氣、學歷背景佳,能言善道,宣言固然具說服力、扣人心弦以及絕對的「政治正確」;可是令我感興趣的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聽到或看到有關「歧視」或 「平等」等問題。

縱使我們經常把「反歧視」掛在口邊,亦有林林總總支持平等的組織崛起,可是撫心自問:我們就算真的没有歧視,又可有不自覺主觀地標籤(或英文的stereotype)了一些人和事呢?

譬如說,我們總會覺得富二代就是二世祖;「自由行」就是無文化、粗魯;日本德國製的貨品必屬佳品;所有韓國女星都是整容的等等…… 當然以上發生的或然率確實頗高,但那一定是事實之全部嗎?

事實上,在成長或日常生活過程中的遭遇或接觸的人/訊息必會使我們形成一些主觀的喜惡或價值觀:人們有時就算不愛宣之於口或承認,但潛意識地卻已存在偏見 - 那是人性的一部份- 我們或可用各種渠道去控制或減少,但要完全連根拔起的摒除這些 stereotype 卻是幾近不可能。

說起stereotype,我不禁想起一有趣事件: Candidate G 是一位典型的人生幸運兒: 家境富裕,有樣貌有身材,典型甜姐兒,深得老闆寵愛,而男友也是門當户對的 i-banker 之輩,正牌的「打跛腳都唔駛憂」的「闊太格」……

最近她突然辭職,問其原因- 她稱同事們對她有偏見而令她工作不愉快-:他們往往喜歡明示暗示她「恃靚行兇」、「賺錢買花帶」等而忽略了她本身的工作能力和付出的努力;看著向來高貴的她說得咬牙切齒又梨花帶雨,可謂我見猶憐,令我突然覺得原來有美貌和有家底也可以是這麼「痛苦」(雖然我相信很多人或不介意受這種「苦」)……

起初我聽到後對她的遭遇是深表同情,可是在一些場合中卻無意中聽到她的前同事們對她在日常工作上的描述:「做事錫身交行貨」、「遲到早退」、「工作時常whazzup facebook」、「講多過做」等……

概因我聽到不只一次類似對Candidate G 的評價,心想那應不是無中生有;而我的看法亦由同情變得有點「幸災樂禍」:既然Candidate G 已意識到自己的條件和背景那麼備受「注目」,容易令人把她歸纳為「花瓶」的類別,但她為什麼還會做一些惹人口實的「花瓶」行徑呢?要麼她便豁出去任人歧視「又如何」;要是她介意得如斯不忿的話,那她不是更應該爭氣去盡力令人另眼相看、令人閉嘴嗎?


我只能說,這世界「講一套,做一套」的人實在太多了;因此美女如上述的Candidate G 也好,自由行也好,二世祖也好,既然已知道人們總愛stereotype 他們的所屬「羣組」了,與其大聲地高呼大喊怪責埋怨別人歧視、針對他們,倒不如先檢討自己再用額外的百二分努力以行動替自己平反吧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蘇格蘭場討論區

最近蘇格蘭公投在不同地方引起一連串的討論和反思……

「蘇格蘭之前想搞獨立你怎樣看呀?」雖云「政治」與「宗教」是兩大永遠如何討論也不會有結論兼最容易拗到面紅耳赤「無朋友做(或最近流行說的unfriend)」的命題 - 可是小弟自問不是英國人或在英國生活,對英的認識可能較為片面;又覺得這是和英國佬同事們Happy Hour 喝酒時傾到無話題時一個不錯的「吹水」材料 - 反正一切塵埃落定,他們既可借題大噴口水花,而我亦沒有什麼主觀情感包袱去爭辯 - 畢竟那應沒有所謂「大是大非」的對與錯……

「那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我相信如蘇格蘭真的獨立的話會衍生不少實質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當然我還是會尊重蘇格蘭人的意願吧!畢竟勉強無幸福……」這是一位在倫敦土生土長的中層之言論 - 有時真的不得不佩服英國人在日常工作或政治上的語言藝術,上至英女皇,下至平民百姓,心中縱是如何大英國主義也好,口中卻看似中肯持平兼得體,實行以退為進務求贏風度和掌聲(雖然有時未免流於虛偽)……

再問一些英格蘭(England)以外的大英子民,心想會聽到截然不同的論調,誰知…… 「那些蘇格蘭佬說獨立是有病的!(下省粗囗)」這是一聲稱和皇馬球星加里夫巴爾(Gareth Bale) 曾是同校的威爾斯同事之酒後真言;甚至一些蘇格蘭裔(即口音頗難聽)的同事們也說他們看不到有獨立的需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能自己自小看過無數次 Mel Gibson 的 Braveheart 看壞腦,又或不時聽到蘇格蘭足球迷總愛捧英格蘭足球隊的對家,再加上之前英國奧運會中英足總想组成一支大英聯隊也遭逢不少反對聲音(尤以蘇格蘭足總),心想蘇格蘭及其他大英成員人骨子裡應是不太服大英統治,誰知至少在我身旁的英國人的看法卻是如此出奇的一致……

對此,從他們的回應和語氣,我個人的觀點是普遍蘇格蘭人畢竟對現狀尚可接受,覺得没有必要冒險,而事實上就算他們獨立成功,以陰謀論而言,英政府表面會尊重和支持「造樣」,但暗地必會在經濟或行政上帶來各種不便以證「沒有大英帝國的庇護他們不會活得更好」來告誡其他成員 - 屆時蘇政府就算想有什麼德政大作為也會舉步為艱;而人民也或會因生活變得艱苦而易生怨氣……

當然這次公投其實是有點取巧的:首先合資格投票的不包括不在蘇定居的蘇裔人士(即一些「愛國」的“Braveheart” 們如網球手梅利已被剔除),但一些旅居的非蘇裔人士卻能投票 - 他們的立場亳可避免地以現實的「經濟」和「穩定」而非歷史情感或自由權力作主導;可是縱使上述因素再加上過去數百年英蘇在文化和種族已完全同化的大環境下,公投的「獨派」亦只見僅負不是一面倒;因此即使英政府今次漂亮地賭赢了,結果卻是一個蘇人民忠誠度下降的警號。

其實英蘇關係現好比公司和員工︰「阿蘇」對「事頭婆」諸事不滿,想要多些權又想要多些錢;但基於在「事頭婆」貴保號尚算混得不俗,大樹好遮蔭,擔心自立門户後風大雨大,故只是停在喊著要走的層次以爭取最大利益。

當然如果有一天,在大英的管冶下,若蘇格蘭在社會、施政或經濟不幸轉差到一個大眾不能太接受的程度,“Change” 的魔力亦會如之前奧巴馬在美競選般變得強勢;在機會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到時蘇獨這議題再浮現或許是時間的問題。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偏心的標準

YJ 真的偏心得很出面呢!Aaron 只是想放一日假罷了也諸多阻攔!Ivy 隨便說放一星期假就話放就放!美女真的是無敵嗎?」「Gigi 表現公認差又時常遲到早退,YJ既不訓斥還為她想好藉口辯護!無法啦!YJ向來聽美女嗲兩聲便心軟下身硬又腦殘啦!」Tony 的同事們喝了兩杯後又在酒吧裡大大聲討論著Tony老板YJ 的惡行,Tony 則靜靜的坐著有點生硬地陪笑……
Tony 是一家 Investment Bank Associate Director , 為人實幹又中肯,廢話少說卻略嫌不職事務和不懂social,是較另類的i-banker,能在該花花世界的行業立足至今實屬異數。之後私下再和他談及YJ傳聞中的惡行,Tony 也不諱言YJ對美女同事們「下意識不自覺」地過於「貼心」和「貼身」,而對著她們時的笑容、說話內容和眼神有時也真的流於猥褻,可是他已習以為常,無感覺。
個人認為,雖然每個男人的骨子裏都可能是「鹹濕」,但太浮面就會令人覺得反感,高層就更應多加避忌,以免被冠名「高層淫魔」。可是另一方面,我又覺得假若員工只是盲目地要求老板做到絕對的公平、公平似乎又是不切實際,亦只會令自己不開心 - 畢竟老板也是人,就像交朋友一樣,必定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著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化學作用」的。
因此「公平」-和眾人皆想做李嘉誠一樣- 可以是一個目標,口號一個;「公正」- 和男人品評美女的標準一樣- 只有相對而沒有絕對,是各花入各眼,也得看你是否既得利益/受害者。
其實老板對下屬「偏心的標準」也可以是很多層面的: 上至業績,下至工作態度,待人處事等;可是某些方面如樣貌、嗜好、國籍、性格等是怎樣也改變不了的,如其勉強投其所好但吃力不討好,有時我們倒不如乾脆接受自己永遠不會是老板最偏心的一羣人- 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利用價值」- 找到的話,老板暗地裏再不喜歡你也得依賴你!
以上述的事件為例,我敢肯定Tony 也不是YJ最寵幸的一羣,因他既不是美女懂嬌嗲讓 YJ自我感覺良好,又偶爾頂撞YJ;只是他深知自己的定位:做事搏殺,少是非但完全的 result-oriented 主導又「交到功課」,並不時出謀獻策,在他的團隊中樂當「醜人打手」做dirty work ;雖然「包拗頸」,卻因他不屑當 “Yes Man” 的特點而反能充當「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的角色指出他行政時「腦筋上的錯誤」以免出醜(所以 YJ 有任何重大決策也愛與他私下先商討再實行),所以這幾年雖不致一帆風順,但總算有職升,有飯開,實屬另類的「偏心」。

當然,當你有一天發覺自已無論如何去自我定位也無運行、無路走的話,也就是轉工或轉老板的警鐘響起的時候了!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湯唯結婚了,新郎竟是……

「喂!湯唯結婚了啊!呵呵!」一男同事已略帶諷刺的口吻告訴我這exciting old news……

無他吧,概因湯唯確是小弟近年影視圈「女神」的不二之選,每當在沉悶的辦公室內談明星談八卦新聞時我總會肉緊地從不掩飾對她的「愛慕」:環顧大中華女明星,湯唯未必是最五官標緻,身材也肯定不是最好的:可是美感和氣質這回事往往正是整體的配合,因此小弟無論是看她拍電影還是廣告也只會看到高貴、耐看、富書卷味但又不落得自負或高竇,難怪最近湯唯也被外國傳媒指她是近年最具東方美的女星吧!

幾個月前當湯唯的婚訊一傳出,令我聚焦的卻是身邊的男伴究竟是何方神聖襯得起我這位「氣質女神」- 誰知一看之下原來是一位瘦削又看似不修邊幅的韓籍「阿叔」- 縱使有人說他是導演很有才華也好,看著報紙,心裡也不禁不是味兒,「哎呀!這個新郎放在湯唯身邊確是不太行!天啊!」我不禁和幾位同事大呼大嚷著,猶如中學生時代談論那個女miss 比較漂亮般幼稚…… 也開始明白為何「高登巴打」們總愛拿張繼聰(高登女神之首謝安琪的丈夫)來開玩笑和抽水吧- 妒忌心作祟也!

當然妒忌湯唯的丈夫固然只是和同事們誇張的「中學雞」式說笑,但細想之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總會有著同樣的心態:以前自己喜歡的女孩和別的男子拍拖結婚,就算你不認識他,那男子橫看豎看也總是格外的「樣衰和格衰」; 以前你管理的公司或團隊,一旦你離開了,你永遠會覺得接手的那個怎也不像你般懂得管理;相反,要是你在工作上的愛將他投,潛意識上你也總會有一刻認為她工作上不及跟你時般稱心如意……

因此,把此引申到日常工作上,我認為作為每一項工作的新繼承者們,接手時首要認清的是就算你的上一手如何看似落力幫手交接,往往他們是禮貌上「造樣」多於一切,除非他會因你的成功而自己也能成為既得利益者,否則你亦很難要求他們會百分百真心的為你好,只要不要故意留下爛攤子已是萬幸:因為他們暗地裡總會有著新不如舊、自己是最好的念頭- 這是人性的陰暗面,只是他們永不會宣之於口罷了。

當然這種心態既是人性,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本人倒認為道行之高低或胸襟之廣狹卻可在行為上的處理手法可看可到端倪 - 過份的虛情假意固然令人覺得虛偽;可是「莫須有」式的針對性地不斷踩別人抬自己者也是令人覺得小家又嘔心。事實上,好與壞在各人心中是有把尺的,也是主觀的,不是你說或認為什麼就是什麼。


就以我這宅男為例,面對「女神」,就算湯唯的丈夫是吳彥祖我也可能會主觀地看不順眼的…… 所以與其花精神留意身邊的某君是誰或費唇舌談論他,倒不如閉著嘴專注地遠遠欣賞湯唯婚紗照的女神美態吧!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真小人與偽君子

很久之前,看過一篇有關導演王晶的專訪,內容提及他坦言拍戲完全是商業主導,一切以賺錢為目的,市場興什麼他就拍什麼;又自認是「真小人」擺明車馬把電影視作商品而非「偽君子」包裝自己成藝術家為名搏攞獎或其他目的為實。

同樣在職場上,我們可看見很多公司的高層們也看似很會關心和體諒員工 - 當然有些是真心的;可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講一套,做一套」搏取一時掌聲以標榜自己為「良心老板」……

最近和一些不同大公司的幾位corporate sales executive 交流,他們不禁對公司高層的一些說法和行俓的不一致大感無奈或啼笑皆非 - 以下是一些事例:

「我們希望公司的 sales 們不要只顧低頭跑數賺錢,這樣太短視了!他們要尋找和享受工作上的快樂!」(但說這句話的高層卻是每日「捽數」最勁又最惡的一位 - 試問sales 們又如何能夠又快樂又不短視呢?)

「我是一個Process driven 的人- 只要 process fundamentals 做對了,没有Result 也不打緊!」(可是說這番話的高層往往是在沒有 result 的時候才事後孔明走去挑剔 Process fundamentals 的不足 - 那個時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眼中的Process 必然是「錯」的)

「作為管理層我們要也要走在最前線打仗才令下屬信服」(但當這位高層不斷對著中層口說lead by example ,自己卻仍坐在 Boardroom 繼續只停留在嗌口號的階段……

其實在商業世界裡,「職場如戰場」、「輸打蠃要」、「上司和下屬立場和觀點往往對立」和「領功就上司,揹鍋就下屬」看似殘酷,但根本就是司空見慣;可是作為高層,與其運用自相矛盾的語言偽術作包裝當「偽君子」口是心非,何不乾脆坦蕩蕩當個「真小人」明言自己要達到的商業考慮和目標讓人來過明買明賣呢?

因此,王晶固然是富爭議性和有點聲名狼藉,但假若你有一個像王晶的「真小人」當老板的話,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會坦白得看似不夠體貼或較偏激,但至少他會令你明確知道他想要什麼,會做什麼,而不會因「偽君子」老闆的偽善而令你顯得進退失據,不知如何捉摸。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因果循環的宿命?

獵頭顧問其中一種額外(但無報酬)的工作是替candidate client 作職場的心理輔導或作為聆聽者 - 概因我們往往是比較得悉行業和人物關係的來龍去脈,就算幫不到什麼也至少可較互動地讓他們宣洩一番……

Ken 是一家外資公司的 Sales Director,管理十多人。一個月前,他對我申訴著說他隊中的小頭目William 在一次例行每週單對單會議中突然問他何時才能升職。Ken 冠冕堂皇地搬出隔離Team B Team C 剛升職的小頭目之營業額和團隊數目作指標,但William 說自己管轄的生意範圍是一個頗細的新market,不可能短期內把團隊人數及營業額發大至要求。Ken 則用「阿媽是女人」的口吻說他如不相信自己和那新市場潛力,又怎會幹得好和有說服力去鼓勵團隊等話作結。「其實William 没有幹過什麼大事就想升職,還不知我們管理層對他印象和信任程度只是一般才安排他打理這個小market,好心他識趣吧。」Ken 不屑地對我說著,並希望自己的說法能令William 不再煩他。

一個月後,Ken 又跑來對我說他很氣憤說要立即轉工。問其原因,他說:「你一向都知我的團隊交到數,又盡忠職守,又把一切打理得妥妥當當…… 誰知我的Managing Director board review 中一坐下來就說我沒有做A 又没有做B,又說如我不能把營業額和團隊擴大至xxx,很難讓我再更上一層樓。我呸!那即是浪費我時間叫我不用再升吧!我之後問他們為何新加坡 office Director 團隊業績不如我但可先升職,高層們卻狡辯說彼此市場狀況和難度不同不能如此比較,又稱新加坡的業績增長以巴仙計增長率較香港高等作解釋去耍我!」

看著Ken說時竟眼泛淚光(但謹記他不什麼黄毛小子而是將近四十的Sales Director啊!),我故然表面賦予同情;只是暗地裡我卻想反問他: Ken 之前對William 的行徑和現在 Managing Director Ken 所說的基本上是無異,只是角色的上下方了罷;那本身身為管理層的Ken 卻為何會對這種自己也有用的「耍太極招式」如此看不開呢?他現在又可會代入William 那一刻狠狠被他婉拒的感受或覺得自己最後竟和 William 有著同樣的宿命而感到有點因果循環呢?

歸根究柢,人總是主觀和自戀的- 永遠認為自己已做得很好很完美,或放大自己的「好」而忽略别人會看到自己的「不好」;就上述的情況,Ken 能輕易地指出William 的不濟而否定他升職的要求卻忘記了自己在高層眼中可能只是同等不濟。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辦公室世界本身殘酷不公的一面:縱使工作上的成績總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可是要是高層看得你順眼想捧你,再微小的成績也可用來作升職加薪的理由;反之,要是他們主觀地覺得「你未得」或客觀的環境不容許(如上層無空缺或生意規模不夠大),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們亦總有可挑剔你的地方。此情此景下,要麼便自我檢討再出盡吃奶之力去做到別人無何挑剔的地步和成績去「逼宮」;要麼便唯有努力巴結老闆讓自己成為他的愛將,屆時你會發現他總會輕易看到你好的一面而令你上位 - 當然兩者有時也是知易難行啊!否則,乖乖的閉嘴坐著幹或轉工找一個懂得欣賞自己的老板才是出路。


當然作為一個管理層,對著Ken William,就算你如何不看好甚至看不起他們也好,懂得技巧地按捺他們「搲升職」的野心又不致完全撥熄他們為你發奮向上打江山的那團火或許也是一門藝術。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破釡沉舟的瀟灑

最近又一位同事遞辭職信了……

說實的,在獵頭行業打滾多年,已對「人來人往」變得麻木:概因在一個銷售行業裏,大部份人都是自信/自大過人,而任何類型的前線銷售人員也是搶手渴市的……

可是作為公司的一個小頭目,縱使一早已知道這些遊戲規則,每當有人事變動發生在自己團隊身上,怎也會感到困擾的:要是那員工是好的,固然痛失左右手;就算他/她只是普普通通,在爭分奪秒的銷售行業裡要再請人教曉新人熟習環境、「識行識走」也是需時也費神……

「現在請人不太難吧!」「他其實也有不足的地方。再請了下一個可能更好吧!」「換換新血也不俗吧!」「A 走了我才能集中資源捧自己的愛將B 吧!」「這正是顯露自己臨危不亂的領導才能之時!」「這是當頭目人工包埋的。」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我選擇阿Q 地正面地安慰自己,(苦)笑看風雲。

今次辭職的 Sally 是隊中之星,後起之秀;她是那種年青、不知天高地厚、亂衝亂撞,但做事比男人更快、狠、準:雖然偶有撞板闖禍,但我卻正喜歡她的那團略帶瘋狂的火,也甚少多餘的廢話。

有趣的是,Sally 辭職的時候正是她業務最標青(即季度花紅會很「和味」)和快將上位升職之時,所以就算是我這個再麻木悲觀的管理層如何不時有心理準備也「估佢唔到」;問其原因,她說她想趁年輕學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而這確是我公司不能提供的),現有的機會一瞬即逝,難能可貴;又說現在走的話她會失去很多,但現在不作決定的話之後升職加薪時她走的機會成本會更高、走的決心動力也較低。

公司高層們和附近的路人甲、三姑六婆對她「有歪常理」的決定自然不敢苟同,又說她傻,並嘗試軟硬兼施挽留她或在旁問長問短;可是我心知Sally 性格自信又倔强,再加上在公司已有一番作為必心雄,說什麼也不會聽得入耳;所以諷刺地,她請辭理論上我的直接損失是最大的,但我在她辭職過程中交流是最短最快的。

你可以說我政治不正確,但撇除那些團隊的穩定性受損等自身既定利益,我暗地裡是認同她的「歪理」的- 不明白她的只是因為他們貪圖穩定安逸(打工仔有那樣的想法是没有錯的,只是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又或是他們已工作十數載,身居高位,「可變/可塑性」已不大,不理解年青人勇於求變和嘗試的心態罷了- 畢竟年紀越多,你會發現可選擇的東西越少。

Sally 為例,她這種放棄眼前擁有去追求新事物猶如項羽當年的「破釜沉舟」,不讓自己有一刻的猶豫或一分的退路 - 如最後她像項羽般成功了固然會被讚勇於追尋理想,有先見之明;縱使失敗了被眾人笑她現在的決定猶如是事業上的「烏江自刎」又如何?至少那曾是一刹那的悲壯,而年輕也代表她僅走多了一些冤枉路,但卻可隨時「東山再起」吧!

對於Sally 這種瀟灑,我自問已没有這種本錢。也許,不多費無謂的唇舌挽留她可能是我能作的最瀟灑的回應。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 郵報>